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应对策略的研究
袁成光,山东省济宁市经济开发区疃里镇王集小学。272415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 2020YZJ195)的成果公报
摘要: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属于一个学生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而且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学生之间的接触也是较多,也是传染病突发中一项重要的原因。虽然近年来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在逐渐降低,但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高,这离不开学校的在这方面的积极努力。有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到了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以及对策研究工作当中,对校园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防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本文围绕如何做好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并提出了研究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策略
引言:山东省济宁经济开发区疃里镇王集小学袁成光老师主持的山东省“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YZJ195,参与人刘军爱、张太强、孙雪兰、彭静、刘培培。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环境污染、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医疗保健等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要准确地为公共卫生下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对公共卫生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公共卫生就是打扫环境卫生,没有垃圾就行了;有的人认为,公共卫生就是普及健康教育、控制传染病。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到了公共卫生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利害关系。因而要积极的探索对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得出科学有效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积极对策和建议,才能真正的发挥研究的重要价值。
成果内容:
第一部分:问题缘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对于校园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很大,同时发生可能性也相对较高,是校园突发事件的控制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公共卫生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里。面对公共卫生的挑战,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地受到公共卫生失败后果的影响。如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校园是人口密集的一个场,而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对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意识,对于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止传染的措施与方法没有认识,对学生的生活条件不加管理,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不重视卫生安全。因此,本次课题对如何正确快速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与方法(含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研究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从突发卫生事件的根源入手,探索处理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及具体的防控措施,同时为今后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有效的借鉴策略。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的研究初期阶段,首先对以往的校园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调查统计,针对调查结果分别在学术网站中的电子期刊及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和报刊杂志提取有效信息,同时做出分析和整理,对关于在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取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开座谈会、问卷等手段,对于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隐患可以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为整体防控工作和应对策略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运用该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以及防控原则进行积极的问题设计。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实际状况,使得调查问题更能获得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收集更多的信息,对于整体的研究工作做到积极推进。了解目前校园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的现状,征集来自社会各领域对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要求和意见,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课题研究建设的有效行动。
3、案例研究法
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就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问题进行观察与研究,提倡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当前处理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
本次课题研究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各个研究方法完成了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并提出有切实可行的有效应对策略。对学校的复工复习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意识和能力。
1、理论成果得到认可,多篇论文获奖。
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全体成员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学校逐步加强了对校园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防控措施,顺利通过了开学条件核验。同时本次的课题研究也推动了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与应对策略研究有关论文,相继在知网、万方等网站发表,显示了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2、完成了《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调查问卷形成了调查报告。
课题组于2020年4月—2020年5月抽取辖区内小学200余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已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经过数据分析,找到了目前学校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形成校园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及形成预防校园突发卫生事件有效策略和如何加强师生健康宣传教育和自救能力,为本地区乃至同类学校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数据和经验。
3、形成《济宁经济开发区疃里镇王集小学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
课题研究过程中全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从方案制定、制度建立、联防联控、摸排清查、师生教育、开学演练等一点一滴形成了教职工人手一册的《济宁经济开发区疃里镇王集小学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
主要包括:学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组织机构;各项工作分工具体责任人;学校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实操演练方案及流程图;学校应急处置方案;学校重点人员摸排及医学检测方案;学校“开学第一堂课”开设方案;学生班级花名册;学校清洁消杀方案;临时隔离室设置及管理方案;师生健康教育方案;师生培训方案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一旦发生事故或事件,可迅速按其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启动相应的预案,迅速使事态得到控制,在最大限度减小对学校影响的前提下,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参与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手册。
2020年5月,由我们课题组部分成员参与的疃里镇教育委员会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常见传染病预防控》知识手册与全镇师生见面了,该教材首先引用教育部关于《各地和学校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文件,向全镇师生提出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另外附加我镇开展的各项实操演练的照片等内容。教材主要内容从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引、传染病防治知识、其他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控制措施、搞好卫生养成个人卫生习惯4个方面,为科学指导广大师生认识和预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5、开展了一系类针对性较强的师生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应当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多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相关知识教育。为此,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学校宣传教育主阵地,为学校创设了浓厚的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如校园广播、阅报栏、手抄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做好了宣传教育,同时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了制作防控短视频如:《七步洗手法》《如何戴、脱口罩》、《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六部护眼法》、心理干预宣传片《春天花会开》等,不仅让学生看、学、我们还开展了实操演练,让老师和学生真正学会防控和自救的知识,而不是流于文字材料,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逐步得到增强。
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1、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也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可根据不同传染病发病特点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2、学校严格落实晨检和定期体检等疫情监测制度、早期发现、报告和隔离治疗首例传染病患者,防止传染源在健康学生中传播;严格实施消毒、杀虫、灭鼠,切断传播途径。针对传染病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对学生宿舍、教室、环境实施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学校杀虫、灭鼠,有效阻断传染病在学校传播。
3、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力度,确保各项预防措施落实 学校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对象应包括学生、老师、家长,以学校为中心向家庭辐射,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课的重要内容,也可采取专题报告、宣传栏、宣传单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老师及家长传染病预防意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参考文献:
[1] 徐楠,吕晶.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工作探讨[J].知识经济,2019(18):99-100.
[2] 陈辛峦.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167.